肿瘤生物标志物
肿瘤生物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Tumormarker,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传统上,这类标志物包括由癌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等成分,当其浓度升高时,可以在癌症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肿瘤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中被检测到。同时,基因表达特征和DNA变化,如突变及其他类型的改变,也能够充当肿瘤标志物。值得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一般不会单独用来确诊癌症,而是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其他诊断手段,共同为癌症的诊断、病情监测以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分类
-
01
蛋白类标志物:这类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或释放的蛋白质,常见CEA AFP CA125等。
-
02
酶和同工酶:某些酶或其同工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可能增加,例如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
-
03
基因突变和扩增:肿瘤细胞中的遗传变异也可以作为标志物,如EGFR、KRAS、BRAF等基因突变,在肺癌、结直肠癌和其他癌症中具有重要意义。
-
04
免疫学标志物:涉及免疫系统的成分,如T细胞受体、PD-L1表达等,这些对于理解肿瘤微环境和指导免疫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人体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检测意义
-
癌症筛查与监测:
对于有特定癌症家族史但无明显症状的个体,进行癌症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癌症的依据,而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组织活检或影像学检查共同使用。
-
评估治疗响应及疾病进程: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辅助医生了解治疗是否有效。如果标志物浓度下降,这可能是治疗起效的一个信号;相反,如果水平上升,则可能提示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疾病有所进展。
-
监控复发风险:
某些类型的癌症,在治疗后若出现特定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可能是癌症复发的一个预警信号,这对于及时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措施至关重要。
-
确定癌症分期:
肿瘤标志物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癌症的发展阶段(即分期),这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
预测预后情况:
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可以对患者的预后做出一定程度的估计,从而更好地规划后续治疗方案并评估长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