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实验操作流程

IF实验步骤

一、样本处理

1、细胞样本

1.1、洗涤:弃去培养基,在细胞上缓慢加入常温TBS,清洗2次,每次5秒。

1.2、细胞固定:在细胞上覆盖 4%中性甲醛固定液(TBS缓冲液配制),置于4℃,固定15min;固定液需足量。

1.3、固定液的清洗:去除固定液,使用4℃预冷的TBS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5分钟。

1.4、通透(可选):加入TBS缓冲液配制的0.3% Triton X-100室温孵育10min,TBS漂洗3次,每次5分钟(靶点在细胞外的膜蛋白可省略细胞通透步骤)。

注意:需避免实验操作时温差过大或温度骤变;固定液需保证足量,可过量使用;甲醛有毒性,加固定液和固定后的清洗需在通风橱内操作。

2、石蜡切片样本

2.1、烤片:石蜡切片置 60℃烘箱中1h,融化掉组织周围石蜡,使组织紧贴载玻片。

2.2、脱蜡水化:

①二甲苯Ⅰ、Ⅱ、Ⅲ,各浸泡10min。

②乙醇Ⅰ、Ⅱ、Ⅲ,各浸泡5min。

③蒸馏水洗5min。

2.3抗原修复:根据待检测的抗原,选择EDTA或柠檬酸抗原修复液。

抗原微波修复:用塑料切片架,置于染片缸内,EDTA修复液淹没切片,选择高档(功率100%)5min,取出室温放置2min,再放回微波炉低档(功率10%)5min,取出染片缸,保持切片浸没在修复液中,室温自然冷却约30min。取出切片,用PBS浸洗1min×3次。

抗原修复的注意事项:

① 组织切片保持湿润状态。

② 选择抗原修复方法要因抗体而异。

③ 抗原修复完成后避免快速冷却。

3、冰冻切片样本

3.1、样本在OCT包埋液中速冻。

3.2、冰冻组织固定在切片组件上,切片收集,切片厚度为10-20μm.

3.3、擦去多余OCT, 用组化笔勾画组织疏水边界。

注意:切片晾干10-15min, 防止切片在后续洗涤步骤脱片。

二、染色步骤

1、封闭:用5%空白山羊血清将样本完全覆盖,切片需放置于湿盒内,细胞孔板可直接将孔板密封好,置于37℃恒温培养箱孵育30min。

2、一抗孵育:去除封闭液,直接在样本上滴加TBS缓冲液配制的一抗工作液,样本需完全覆盖,切片需放置于湿盒内,细胞孔板可直接将孔板密封好,置于4℃孵育过夜。

3、复温:将样本置于常温,复温15min,去除抗体工作液,用缓冲液TBST洗涤1次,5分钟;用缓冲液TBS洗涤3次,每次5分钟。

4、二抗孵育:在样本上滴加与一抗种属对应的荧光二抗工作液,样本需完全覆盖,避光,37℃,孵育1小时;去除二抗工作液,用缓冲液TBST洗涤1次,5分钟;用缓冲液TBS洗涤3次,每次5分钟。

5、染核:在样本上滴加DAPI工作液,DAPI粉末用蒸馏水配置成1mg/ml,使用时用0.01M pH7.2 TBS缓冲液稀释成0.5-10μg/ml,避光室温孵育10分钟;去除DAPI工作液,用缓冲液TBST洗涤1次,5分钟;用缓冲液TBS洗涤3次,每次5分钟。

6、滴加抗荧光衰减封片剂后,加盖玻片封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

注意:实验中,所有试剂滴加应准确、快速、足量,不能出现干片的情况;染色步骤从二抗孵育开始,后续所有步骤都需注意避光操作;染色完成后需及时观察并采集图像,避免干燥和荧光物质淬灭。

产品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