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谷胱甘肽及其依赖酶:从生物化学到老年病学

三肽谷胱甘肽(GSH),即γ- l-谷氨酰- l-半胱氨酰-甘氨酸,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低分子量巯基亲核剂和最重要的还原剂,代表了大多数需氧生物的中心氧化还原剂。谷胱甘肽还具有重要的功能,包括抗氧化保护、解毒、氧化还原稳态、细胞信号传导、铁代谢/稳态、DNA合成、基因表达、半胱氨酸/蛋白质代谢以及细胞增殖/分化或死亡(包括凋亡和铁死亡)。

G-CSF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

G-CSF的生物学作用是通过与特定的细胞表面受体G-CSF-R的相互作用介导的,G-CSF-R是造血素受体超家族的成员,配体与细胞外表面结合形成同源低聚复合物。与其他造血生长因子受体一样,G-CSF-R没有内在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但激活了几种细胞质酪氨酸激酶,它们启动了大量的下游信号事件。

上皮间质转化(EMT)4种标志物介绍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一个过程,上皮细胞失去顶基细胞极性,失去粘附性并获得间充质细胞的表型,获得间充质细胞迁移能力以促进转移和耐药性。EMT常见于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器官纤维化和肿瘤转移。EMT和间充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MET)参与胚胎的早期和晚期发育,如着床、原肠胚形成、心脏发育等。EMT和MET参与了干细胞表型变化和细胞迁移的调控,是细胞差异分化和三维组织构建的重要机制。

AFP-L3肝癌指标介绍

AFP-L1是AFP的主要成分,主要见于良性肝脏疾病患者;AFP-L2多见于卵黄囊等生殖胚胎性肿瘤患者,也可在孕妇血清中检测到;AFP-L3来源于癌变肝细胞。目前,学者们将氨基酸序列相同,而糖链结构、蛋白质等电点不同的AFP称为甲胎蛋白异质体。由于AFP-L3为HCC所特有,因此甲胎蛋白异质体一般特指AFP-L3,临床上将AFP-L3占总AFP的百分比称为AFP-L3%。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指标ELISA试剂盒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

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生物学活性与临床验证

1975年Carswell等发现接种BCG的小鼠注射LPS后,血清中含有一种能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使体内肿瘤组织发生血坏死的因子,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1985年Shalaby把巨噬细胞产生的TNF命名为TNF-α,把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命名为TNF-β。八十年代人们发现其在消耗症中起了重要作用,又称恶液质素。

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及其功能

巨噬细胞(Macrophages,缩写为mø)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也称组织细胞(histocyte),源自单核细胞,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过血管后分化而成。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后,体积增大,内质网和线粒体增生,溶酶体增多,吞噬功能增强。其寿命因所在组织器官而异,一般可存活数月或更长。

揭秘GM-CSF:炎症和自身免疫的关键参与者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也称为集落刺激因子2(CSF2),是一种单体糖蛋白,由多种细胞产生,最初被定义为一种造血因子。它通过分泌巨噬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其功能如同一个细胞因子。随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并非调控稳态环境中骨髓细胞生成的关键,而是作为一种炎症因子来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

高分文献解析:超耐用、无细胞生物活性水凝胶促进软骨再生!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替代解决方案,将细胞归巢剂引入支架中以从软骨下骨招募MSC进行软骨再生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其可以避免使用自体软骨组织并减少免疫排斥。目前的细胞募集策略通常基于细胞因子或功能肽,这些细胞因子或肽成本高昂,并可能对软骨下骨稳态造成潜在干扰或导致软骨钙化。此外,支架的机械强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与软骨组织匹配的机械性能可以促进募集的MSC的软骨分化。因此,理想的软骨修复无细胞水凝胶支架应具有以下优势:微创手术能力、足够的组织粘附性用于局部固定、与软骨组织相似的机械强度、干细胞募集和软骨细胞分化能力。有鉴于此,西安交通大学成一龙研究员、杨宇轩博士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陈学思院士合作通过加聚反应构建了一种负载单宁酸和卡托金的多氢键交联水凝胶,可作为体内软骨再生的无细胞支架。该水凝胶具有超耐用的机械性能和阶段依赖性的药物释放行为。研究证明,该水凝胶可以承受多达28000次加载-卸载机械循环,并在体温下表现出快速的形状记忆(30 s) ,因此具有微创手术的潜力。该水凝胶还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并在原位调节氧化应激,以建立有利于愈合的微环境。研究还发现,单宁酸和卡托宁的顺序释放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到水凝胶支架中,然后诱导软骨细胞分化,从而在体内实现全层软骨再生。这项工作有望为解决软骨再生问题提供一个极具前景的方案。相关工作以“Ultra-durable cell-free bioactive hydrogel with fast shape memory and on-demand drug release for cartilage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高分文献解析:基于肿瘤微环境多维重塑的超高效放免协同治疗新策略

    针对临床上由于放疗抵抗及治疗后容易发生转移与复发导致放疗失败的瓶颈问题,近日,重庆大学医学院罗阳教授团队联合西南医院李建军主任团队在生物技术top期刊Biomaterials上联合发表题为“Ultra-efficient radio-immunotherapy for reprogramming the hypoxic and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with durable innate immune memory”的研究型论文(2023 Sep 5;302:122303)。该研究通过模板自刻蚀技术构建了一种工程化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包覆的空心MnO2仿生纳米载体(HMnER),通过负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Met),实现肿瘤乏氧微环境与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多维调控,达到超高效的放疗-免疫协同治疗的同时有效抑制放疗后的转移与复发,该研究首次验证了离子免疫在生物体内放疗后抗肿瘤转移与复发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全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杨纪春、张冲、陈晓辉,罗阳、李建军、杨纪春为共同通讯作者。